中国教育报2023-06-21 14:05:32
(相关资料图)
新时代的青少年是互联网的原居民,是“拇指”一代。网络对他们的影响涉及学习、工作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,影响的范围、力度和强度前所未有。如何充分运用互联网做好教育各项工作,提高网络育人能力,无疑是建设教育强国的一项重要任务。
如果说过去我们只是将网络作为学生思政教育的一种工具、一种载体、一种方式的话,那么今天网络已经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的全过程和各方面,成为落实“三全育人”的新领域新阵地新抓手。当下,大中小学生的学习、生活方方面面几乎都离不开网络,这为大力发展大中小学网络思政教育提供了基础。近年来,各级各类学校已经将网络育人作为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然而,在实际工作中,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网络育人意识欠缺、网络思政教育推进力度不足等问题。
各地各部门各学校,要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高度,不断提高网络育人能力。要牢固树立网络育人意识。互联网时代,大中小学生通过浏览网络上纷繁的信息,好奇心和求知欲得以满足,但也容易产生认知上的混乱,一些思想不够成熟的学生很可能受到负面影响。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,必须充分认识到网络育人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重要作用,把网络育人作为一种基本育人方式落到实处,坚持思想引领、主动出击、唱响主旋律,努力构建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。
要大力推进网络思政教育。着力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,拓展网络平台,丰富网络内容。比如,提升校园新媒体网络平台的服务力、吸引力和黏合度,切实增强中国大学生在线等网络阵地的示范性、引领性和辐射度,重点建设一批学校思政类公众号,发挥新媒体平台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促进作用。要引导师生创作导向正确、内容生动、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产品。比如,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,推动传统文化与信息技术“互育”,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为教学素材,打造富含优秀传统文化意蕴的网络思政教育特色产品。
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。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,注重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,发挥好传统思政中团队育人优势和谈心谈话等优良传统。要借助互联网的技术支持,充分整合和挖掘网络教育资源,培育优秀网络思政品牌。要创新网络思政工作方式,合理使用虚拟现实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,提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精准度,做到精准滴灌、润物无声。
提高网络育人能力,需要网上网下协同发力,要善于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,将时代“大主题”转化为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的“小话题”,推进思政教育内涵式发展,形成网上网下全方位高度融合的态势,实现全程育人、全员育人、全方位育人。
(作者:郭倩 系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)
关键词: